机械加工具体处理原则为了加工精度,粗、精加工还是分开进行。合理地选用设备。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应在功率较大、精度不太高的机床上进行,精加工工序则要求用较高精度的机床加工。粗、精加工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加工,既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又能延长精密机床的使用寿命。在机械零部件加工的产品中都能遇到微孔,且随着产品要求的提高,不仅仅孔径更小,孔深加深,而且对孔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几年来,遇到过很多小零件上都有这种微孔,零部件加工本身的形体就很小,在其上还要钻出f0.10~0.80mm的微孔。而零部件中的微孔是比较典型的,材料本身亦很难加工,如又硬又粘的不锈钢,极硬的高温合金和磁性材料,质硬而脆的琥珀、玛瑙等。在这些材料零件上要钻出微孔,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曾用激光和电火花加工过这些微孔,但因孔的精度、表面粗糙度、效率等原因,很难达到零件的设计要求。这类微孔,目前在国内仍是机械加工当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多年研究,深深体会到要加工这类微孔不仅可完成各种零件的钻孔功能,如换成相应的微型铣刀或金刚石铣刀,还具有微细的刻铣功能,如刻铣各种图形、网格、曲线、花纹、花边、字形和各种装饰花形等,总之,凡在微机上能画出的图形、花形图案,都能刻铣出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与德国接近。我国与发达的差距表现为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制造业产品能耗和产值能耗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30%。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远远高出发达。全国SO2排放量的67.6%是由火电站和工业锅炉产生的。我国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99、22.12及11.69个百分点。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竞争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价格竞争。在价格竞争背后掩盖着行业的危机。大型机械加工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竞争,也许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