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地准备
菌棒入棚前 ,棚内地面暴晒 2~3d ,然后再用石灰撒施畦面。新菇区可按正常的出菇技术操作进行管理 ,老菇区特别是在同一片菇棚连续栽培两年或两年以上的生产户 ,在香菇下地前,应对出菇畦床做好杀菌除虫处理 ,以防出菇期发生大面积病虫害。据以往的生产情况看 ,地栽香菇生产中多以病害为主,虫害以螨类等有少量发生,理想有效的杀菌除虫方法是用生石灰对畦床处理,处理方法是先去除畦床里上一栽培周期残存的菇棒碎屑及添充物 ,原畦床表层至 3cm 深的土壤 ,用小型旋耕机对畦床进行土壤旋耕 ,使床面有更多的新鲜土壤 ,平整床面后用生石灰处理 ,通常每 lOOm 的栽培畦床均匀撒生石灰 2-3kg 左右。
2 下地管理
菌丝发满菌袋后,且出现皱褶和瘤状物时 ,就可下地管理。为了避免潮菇带沙子的问题,在晴天将地面喷湿 ,将菌棒脱袋排列在畦内,实行泥栽,使泥土填满菌袋间的缝隙,菌棒露出 1/4 左右,不可裸露过多。
3 转色期
菌袋转色要在下地栽培后进行 ,形成有弹性松软感的原基 ,末端稍有褐色 ,此时菌丝达到了生理成熟 ,菌皮慢慢变成褐色 ,要注意将温度控制在 20~25℃,空气相对湿度维持4 催蕾期
喷水时要使用微喷或雾喷设施 ,菇棚内温度控制在10—25~C ,拉开 8~C 以上的温差 ,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 ;调节空气相对湿度 85%~90%,也可采取振袋等方式催蕾。
5 幼菇期
当菇蕾长至 0.5~lcm 时,要每袋留6~8 朵菇形好 、
分布均匀的菇蕾进行蔬蕾。保持棚内袋上 lOcm 空间温
度 25~C 以上,调节空气相对湿度 80%~90%,并根据天气
情况适当通风,不可大量通风,以免造成菇蕾被风吹死。
6 采收
待菌盖直径长至 3-8cm 菌膜不开伞或半开伞时做到及时采收。采收时要注意随时把菇柄残留物清除掉。
7 转潮管理
每采收一潮菇后要进行休菌,主要措施有适当提高棚内温度 ,减少温差刺激 ,保持通风 ,减少喷水量 ,保持适量空气湿度及出菇袋表面湿度 ,时间一般在 l0d 以上。转色袋的标准是有一定弹性 ,菌丝健壮,有 10%左右的袋现蕾后即可进入下一潮出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