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豆科植物)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又名洋槐,属豆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 - 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 - 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时有棱脊,微被毛,后无毛;具托叶刺,长达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状复叶长10-25(-40)厘米;叶轴上面具沟槽;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圆,微凹,具小尖头,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柄长1-3毫米;小托叶针芒状,总状花序花序腋生,长10-20厘米,下垂,花多数,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长7-8毫米;花萼斜钟状,长7-9毫米,萼齿5,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旗瓣近圆形,长16毫米,宽约19毫米,先端凹缺,基部圆,反折,内有黄斑,翼瓣斜倒卵形,与旗瓣几等长,长约16毫米,基部一侧具圆耳,龙骨瓣镰状,三角形,与翼瓣等长或稍短,前缘合生,先端钝尖;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分离;子房线形,长约1.2厘米,无毛,柄长2-3毫米,花柱钻形,长约8毫米,上弯,顶端具毛,柱头顶生。荚果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线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1-1.3 (-1.7)厘米,扁平,先端上弯,具尖头,果颈短,沿腹缝线具狭翅;花萼宿存,有种子2-15粒;种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泽,有时具斑纹,近肾形,长5-6毫米,宽约3毫米,种脐圆形,偏于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强阳性树种,耐水湿,喜光。不耐荫,喜干燥、凉爽气候,较耐干旱、贫瘠,能在中性、石灰性、酸性及轻度碱性土上生长。刺槐系喜光树种,不耐蔽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原产地为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000 - 1500mm,7月份平均气温20 - 26.5℃,1月份平均气温1.7 - 7.2℃,每年无霜期140 - 220天。在中国年平均气温 8 - 14℃,年降雨量500 - 9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干形较通直;在年平均气温5 - 7℃,年降雨量400 - 500mm的地方,幼龄刺槐及1 - 3年生枝条常受冻害,树干分叉早而弯曲;在年平均气温低于5℃,年降雨量低于400mm的地方,地上部分年年冻死,翌春又重新萌发新枝,多呈灌木状态。
刺槐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对土壤酸碱度也不敏感,无论在中性土、酸性土,还是含盐量0.3%以下的盐碱土上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在底土过于坚硬粘重、排水通气不良的粘土、粗砂土、薄层土上,生长不良。土壤水分充足时生长快,干形直。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如在石质山地,抗旱性超过臭椿,在沙荒地区超过加杨),但在久旱不雨的严重干旱季节,往往枯梢,甚至大量死亡。不耐水湿,土壤水分过多时常发生烂根和紫纹羽病,以致整株死亡。[2]怕风,栽植在风口处的林木生长缓慢,干形弯曲,容易发生风折、风倒、倾斜或偏冠。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阔叶树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