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是由外形运动来引动内气,通过长期的锻炼体内会产生一种物质叫“内气”,它可以随着意念而调动,由内而外,由下而上;一动,全身由根节到稍节,由稍节到根节,节节贯串而动。意念不动,内气和外形寂然不动,当念头一生,内气既生,所谓“内不动,外不发”。当内劲猝发时,由里到外,由下到上,由上到下催动肢体节节贯串,上下相随,周身一家,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滔滔不绝,练拳、推手皆如此。人体技能、人体运动如能练到此种地步的话,就是太极拳。练太极拳就是要演示出这个东西,你能演示出?有是符合此哲理的?符合此辩证哲理的动态越多,你就离太极状态越近。陈式太极拳谚语说得好:“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归乌有”,生动形象地解说了太极拳的辩证法。简单地说,当你运动时动作不要太硬,要有刚有柔,太快不行,容易产生断续和棱角,太慢懈怠了也不行;动作范围太大容易产生偏移;太小,不到位也不行,要适中才行。这叫做:“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身畅通。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人身上重要的脏器,位于五官之首。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脾藏意。人体全身的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陈王庭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状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的循环。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气和吸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及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苏州分会是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授权、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批准,在苏州设立的正式分会、一家传统的陈氏太极拳培训和推广基地。陈小旺和陈小星大师为总会长、太极拳总顾问,陈自强老师为秘书长、太极拳顾问,苏州分会会长由马力老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