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美学造就出一种审美欣赏的理想范式,欣赏者主要凭借无利害性概念来体验景观,并且将它们在优美、崇高以及如画性这些层面上来体验。正如景观学者约翰•孔容所指出的,“在18世纪美学理论中,美学范畴之间的界限相对清晰和稳定:在极大程度上,优美、崇高以及如画性彼此间可以进行区分。”接着他将这些美学范畴的特征描述如下: “……优美的形式倾向于小……优雅……,而且精细地富于变化……精致……并且在色彩上'洁净'。”与之对照,“崇高的形式……是那些最强力感情之源泉,从惊骇到恐怖……直至最为猛烈乃至寂静无声的畏惧与欣羡。”因此,崇高是审美体验那些强大的、剧烈的、甚而可怖的景观的合宜模式。最后,“……如画性典型地……处于崇高与优美之间……复杂而又怪异……,变化不定且无规律可循。”
优美、崇高与如画性之间除了彼此间区分之外,更为重要的或许是这三者相互间结合,用孔容的话说就是“19世纪的融合”,这种“融合”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模式,特别是“如画性的优美”与“如画性的崇高”。如同这些“融合”所暗示的,在整个19世纪,如画性逐渐成为景观欣赏的主流模式。如画性的主流地位被三位重要的理论家所巩固,他们是尤夫德尔' 普里斯,理查德•佩恩•莱特和威廉•吉尔平。这三位理论家不仅将如画性发展成为景观审美欣赏与体验的核心概念,并且他们还积极将这种欣赏模式予以倡导和大众化,从而将它作为欣赏景观的推崇模式。以莱特的长诗《景观》 (1andscape)为例,这首诗极力渲染如画性的无穷魔力,吉尔平也在为人所熟知的论文《如画性之旅》 (OnPicturesqueTraye!)以及《景观概览》(OnSketchingLandscapes)中,赋予如画性一种特别关键的地位,并将它作为欣赏英国湖泊地区与苏格兰高地的标准模式。
随着如画性作为受欢迎的景观欣赏模式的普及,相应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如画性欣赏和景观的审美欣赏两者绝不含糊地与风景紧密联系起来。该术语“如画性”照字面理解就是“如同画一样”,并且呈现出这样一种审美欣赏模式:自然世界被分割成单个的具有艺术感的景色——这些景色要么指向某一主题,要么自身就成为艺术所想表达理念中的一部分,这在诗歌与风景画特别明显。进而,如画性与风景间的这种紧密联系,被1 8世纪合成美学中的关键概念——无利害性所巩固。例如,风景画和诗歌中就引入无利害性概念:欣赏者对景观适宜地保持着情感距离与物理距离,从而获得如风景般的观赏视角。因此,景观审美欣赏的焦点逐渐朝向并局限在那些更容易无利害性地欣赏和被考虑成风景的景观类型中, 比如英国湖泊地区起伏的山脉、苏格兰高地上陡峭的悬崖以及裸露在外的岩层。正如地理学者罗纳德'里斯(Ronald Rees)在论文《山景的趣味》 (The Taste[orMounrain Scenery)中所指出的:……如画性……仅仅告诉我们……景观所意味的就是一个视图、一处风景,而非其在荷兰语及当前地理学中的原义,后者呈现出我们周边普通的、日常的环境的本意,,当代平庸的旅游观光客们……将兴趣不是放在景观的自然形式与自然进程上,而是放在某个视角所形成的透视上……这是不幸的失误,使得我们辱骂本地的环境而去崇敬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
3 农业景观:缺失审美价值的一种景观类型
如同里斯在引文中暗示出来的,无利害性的、如画性的景观欣赏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它有自身优势。因为它不仅导致我们对英国湖泊地区、高地、阿尔卑斯山还有落基山脉的“崇拜”,也“使得我们辱骂本地的环境。”而且,这种辱骂可称之为“审美辱骂” (AestheticAbuse),即不能对我们本地的环境,“我们普通的、日常的环境”进行适当的审美欣赏。哲学家齐藤百合子(YurikoSaito) (音译)重复着里斯对如画性评论的语调,认为这些本地环境“缺失审美价值”:对于自然的……如画性欣赏……鼓励我们去找寻和欣赏如风景般的景观以及我们环境中优美的部分。相应地,那些缺乏如画般的有效构图、兴奋感与娱乐感(即不值得在一幅图画上予以表现的)的环境被认为是缺失审美价值。